人生像一個旅店,人來人往,checkin and checkout,這就是短暫的美妙之處。

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

幸福遇上........精油



記起第一次接觸精油,應該是大概兩年前參加Helen Forty 的課堂。當時未對精油有所了解,只是好奇心下買一支乳香 Frankincense 回家,用作幫助打開直覺力。

直到幾個月前,開始發覺皮膚起了變化,就是比較敏感起來。當更覺察身體時,身體就是再次提醒我,不能再長期使用人工化學護膚品。這就是身體發出警號。

偶然有次上精油DIY工作坊,自己親手做面霜、眼霜、洗髮水,才開始試用自己精心泡製而成的 Taylor made 護膚品。在試用的過程,精油散發出來的香氣很迷人,而且最重要的是,皮膚質地有明顯改善。於是,漸對精油產生興趣。

知道坊間有不同芳香精油課程,但是我特別想找一些課程是由靈性層面入手,原因是不想將大量理性知識、資料塞進頭腦入面。我深信,如果換個角度,用心靈層面切入去認識精油的話,相信會產生奇妙的化學作用。

Circle導師授課的芳香療法,在這尚香氣遊樂旅程,透過植物,打開感官,不單只用嗅覺,還有運用觸覺、感覺等與植物溝通,細膩地以更新的角度察看生命,喚醒靈魂的原始力量,讓身心甦活,再次綻放。

另外,這課程吸引我的,是直覺式選油。首先放鬆自己,感覺精油給指尖的感受,然後把最吸引自己、即是共振最強的精油抽取出來。例如最近又面對暗瘡問題,於是按導師的提示,用直覺式選油,為自己Taylor made 一支針對現有皮膚問題的精華油。這幾天,暗瘡真的漸漸消退,當然不是一下間消失,而是比之前好了很多。替自己Taylor made,是一件很悅心的經驗呢 :)

2013年5月5日星期日

Karman Amara 簡介 Profile


有幸於2010年透過導師Mangala Billson認識奧修Osho大師的教導,深被之吸引,希望將奧修Osho訊息跟身邊每個人分享。於2011年成為奧修門徒 Ma Deva Amara (Eternal Love of Divine)。
擅長塔羅牌, 身體療癒及Channelling 解讀。喜愛聆聽別人的故事,互相分享,了解到別人是自己一面鏡子,從中不停學習,希望與人分享及感受愛、存在及自由的喜悅。
2009年開始展開生命的靈性旅程,從靈性課程、靈性書藉、靈修旅行、每天修行學習、甚至學習每片刻存在,覺知到生命中無限的可能性、整合及蛻變。
因為對塔羅牌的熱情動力,每天與我的牌溝通,了解不同課題,漸漸掌握箇中的啟示。
2009年開始學習臼井靈氣療法Reiki Healing (Reiki Level I & II)。
2010年跟隨奧修普納社區Mangala Billson學習直覺訓練(Intuition training)及奧修禪卡 (Osho Zen Tarot)。
2010年跟隨PREM PUJA學習Connolly 塔羅牌及生命數字(Numerology)。
2010年跟隨Helen Forty學習Channelling。
2010年學習Merlin Trinity Healing System (MTHS) Level 1。
2010年開始學習各種靜心(奧修、歐林、賽斯)。
2011跟隨Mangala Billson學習Aleister Crowley(Thoth) Tarot。
2011年完成Helen Forty的Oracle 1 課程 (psychic protection, divination & psychic development, channelling & spirit guides)。
2012年完成Helen Forty 及 Daniel Darby 的 Healing 1 課程 (earth & sky energy healing 1, emotional healing & trance states)。

2011-2014 跟隨簡湘庭導師學習Channelling (生命藍圖治療師課程)。
2013年完成量子觸療 Quantum-Touch Level 1。
2013年學習芳香治療。
2014年完成美國NGH催眠治療師證書課程。
2014年學習家庭系統排列-個別諮詢。

2013年5月4日星期六

處女訪問之【神神秘秘】訪問系列 - 密集式「清印記」後的現場直擊訪問!!!

所謂的「清印記」是很血淋淋的面對自己的生命藍圖,很真實的看: 是我的什麼信念...怎樣創造出生命裡的種種挑戰與難題...! 到底那樣密集性清理及清洗之後他們覺得怎樣?有幫助嗎? 我們一起來看吧......

【神神秘秘】訪問系列 - 密集式「清印記」後的現場直擊訪問!!!


生命藍圖三天兩夜深度之旅
湘庭老師現在有一些新計劃,讓大家在幾天內,深入的治療自己,好好的被療癒,令生命有一個大躍進!!♥

靈性治療師

所有療程沒有作為、沒有對立。真正是療癒,而不是治療。並不是對案主「做」什麼,或要案主「做」什麼,身為治療師,是作為管道。我們的生命有自療的能力, 當我們能去體會、觀照, 與大我連結時,那個療癒就會自動發生。治療師幫案主做療程時,會處於空、靜、定,作為「管道」,連結宇宙自然韻律。這中立「空性」,它自然而然會平衡案主的失衡狀態,產生共鳴共振。所以真正作用不是治療師對案主「做」什麼,而是治療師真正存在。如果心裏面想著要「做」什麼,會產生反作用力,例如"應該怎樣"。療癒只是存在的狀態,是生命回到本質,自己有自己進度。

2013年5月1日星期三

Rosewood Whispering



Rosewood 花梨木, 又稱玫瑰木,屬於香水業用的別名。
 
當第一次深深吸入這精油的氣味時,被滋養、被滋潤的感覺從心中浮起,重新再次感受被擁抱的溫暖。在最近的經歷,一些深層且難以言語的被遺棄的感覺被揭出來。當深深享受這精油的香氣時,再次喚醒愛的感覺。原來愛的感覺,一直在自己裏面,很原始,與生俱來。但多年來大部分時間向外尋,特別渴求在親密關係入面去得到。甚至到最近經歷,簡直覺得愛被帶走。但其實這些被遺棄、被帶走的感知、感覺,明白到是由於印行、制約的反應而已。
Rosewood 帶來的訊息, 就是 Receptive。有堅硬紅木的陽性能量,亦有陰性的淡淡花香息,整合身心失衡狀態。有花香的撫慰,亦有木質的支持。幫助我去整合內在失衡的部份。
為什麼遇上這支精油?因最近找Circle導師學習芳香療法。課程有別於一般芳療護理學習系統,吸引之處就是一開始打開個人感官,即是用心聆聽氣味透過鼻子帶給自己的感受,學習與植物及身體溝通。我認為如果一開始從理論入手, 會阻礙自己對精油的直覺性反應。有感於自己是一路以來所受的傳統教學,只著重知識、邏輯分析思考的所得出來的「成品」。
嗅覺是連接直覺,開放嗅覺,覺知我們是與世界緊密相連。享受這場芳香旅行,將途中的風景, 化為個人成長的養份。
特為自己調配精油 (玫塊木、胡蘿蔔籽、葡萄籽油、可可巴油、小麥胚笌油)所為今堂的功課。

2013年3月18日星期一

心路

很久没有Update blog. 差點兒遺忘這個blog。   
回想這一年來有不少經歷。在各個層面起了一定程度的變化。尤其過去三個星期,像乘過山車,由驚嚇、否定、失去、責備、悲痛 ,轉化到現在漸漸開始接受事實,面對死亡的恐懼,甚至要真正面對日久封印的情緒、情感,一次過徹徹底底、坦蕩蕩去經驗。
身邊的家人朋友,覺得我表面上好像好鎮定、没事,但真的自己知自己的事。很難用文字、語言去表達内心的混亂、空白。起初不断回顧及找尋為什麼事情會這樣發生,責備自己為什麼幫不到,自己已是”見習”治療師,為什沒有早點正視及幫助最親近的人,縱使之前已經察覺到狀況。頭腦有很多思緒。
直到於前星期完成儀式後,情緒才真正湧出來。以前的我,習慣將情緒放在寶箱裹,將之封印。原因是不想讓人看見不快樂的自己。但今次嘗試讓自己情绪釋放出來,縱使在公眾地方也好,不介意四周的人怎看我,就讓眼淚流下來,因情緒是需要有出口的。
直到上星期有一日,在某一個時刻,突然好像經驗轉化。明白原來他很有勇氣去選擇這個劇本。雖然在其他人眼中,那些是波折,甚至連他自己亦認為是挫敗。但是他確確實實去演活自己的劇本。很appreciate他的勇氣。
人往往忘記在這齣戲,自己是演員,亦同是導演。在遇到問題及難關時,有時卡在某位置,但忽略事情背後有着一個很大畫面,有很深層的意義。我相信那些不是“問題”,而是“課題”。如能在“導演”的位置或角度去看,自己是可以選擇怎樣去演活自己的人生。  
這個宇宙存在是很奥妙的,有時不能用理性頭腦去分析理解。縱使我亦是屬於理性分析型。學習去體味每一個過程,每一刻,用心去活。沒有巧合,亦沒有偶然。只要用心感受、體會,轉角度向内看,不是向外找尋, 自然有答案。
發現經歷這事件後,原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了。感恩身邊有極多可愛天使們(家人、朋友、導師……)的愛護及信任。Namaste

2011年8月9日星期二

治療師工作坊

過去兩整日, 參加治療師工作坊. 每當家人及朋友問這些是什麼課程, 都很難解釋清楚課程內容. 昨日當湘庭老師提到以下那段說話, 有很深刻的體會及感受:
湘庭老師說: …這些年來學習到不再對身邊的人[做] 很多東西時候, 才是去展現慈卑及愛的時候. 自己是可以在存在裡面怎樣去面對出面的人事物. 有一些人走這敞路, 很感謝他們能夠向內看, 這是天地之下最難的事情, 因大部份的人向外[指]. 不會[指] 自己. 學習到如當彼此之間交互作用力越來越少, 越來能回到自己存在及本質時, 才可以有辦法真正改變外在實相. …..身為1個走在前面的人, 如像我, 我要能夠陪伴, 又不可太介入. 但是要知道自己的[做] 在做什麼, 自己的做是在交互作用裡面或是自己的[做] 裡面, 還是什麼是[做]? 而這個[做] 領悟到就是對本質的了解, 這個不是做, 而是安住在存在, 對身邊充滿信任, 尊敬, 就是[做]. 人們習慣看到作為, 習慣去看你做了什麼……最近常與伙伴說一句話:[ 知道最大的慈悲跟愛, 就是什麼都不做, 你知道有多難嗎?] 知道有多少的安住, 接受及信任. 人可以用做應該的事情, 表示我有做, 可以被你認同, 表示我有给予, 但不是真實的. 根本我就是對對方的反應,及交互作用裡面. 只要在自己本質裡面, 就沒問題, 因都是投射.  內在震動越多, 外在反應越更加多反應給你自己看. 所以感謝身邊的人, 他們不斷把你演出給你看, 讓你有反應. 如你自己有反應時, 自己向內看, 這樣就解決. 身邊的人一定會做給你看, 一直做到你明白為止….
當湘庭老師提到[做], 令我聯想,到奥修禪卡的其中一張牌[Laziness]. 這張牌的其中一個意思就是無'為(Non-doing). 之前都未能明白這意思, 但當聽完以上的說話, 原來就是對身邊所有不論人事物的一份尊重, 尊敬, 信任及安住. 最近時常想在某些事件中, 不需要太用力, 如太用力的話, 會有反作用力. 因自己巳體驗過這反作用力. 以前的做, 發現原來出發點是有條件的, 做給別人或自己看, 做應該的事情, 來取得被認同及被接受. 學習看清及了解自巳, 是不容易. 要理解身邊的人原來是自己的一面鏡子, 就難上加難. 現在開始幫朋友解讀塔羅牌及Channel. 發現Seeker原來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, 對方某些問題亦是自己曾經驗過或要處理的. 在解讀時, 我會在陪伴的位置上與Seeker去看他們的問題, 真正所謂能解決那些問題, 就是自己真正願意去(看). 這個(看), 就是包含信任, 接納, 尊重及愛. 發覺有時Seekers都會抽到一張Ace of Cup (自己亦是), 意思是愛自己. 當真正了解什麼是愛自己而去愛自己時, 才能夠真正去愛人. 因為只有從自己真正體驗這個愛, 才能夠懂得去愛人, 否則所看到的都是投射, 要求, 索求, 以及在關係上會有很多拉扯及條件.